噪音污染被稱為“看不見的健康殺手”。疫情下韓國民眾居家時間變長,住宅小區樓層之間的噪音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能降低噪音的相關商品的需求持續增加。
韓國降噪商品銷量暴增,根據韓國政府部門統計,疫情發生后很多人在家辦公和健身娛樂,去年相關機構接到小區居民的樓層間噪音投訴同比增長了六成、數量首次超過4萬件。至于誘發噪音污染的原因,既包括人們蹦跳跑動、拖動家具,也有某些樂器和健身器材發出的聲響。為避免激化鄰里之間的矛盾,最近不少韓國民眾開始在減少噪音方面花費心思。過去兩個月里,韓國某大型網購平臺降噪音地墊的銷量同比增長近一倍,室內降噪拖鞋、桌椅沙發消音腳墊的銷量也分別增長了86%和37%。
家居用品賣場內,最近各種顏色不同、材質各異的地毯成為了店里的人氣產品。具有吸音功能,像是家里有孩子或是養寵物的家庭就比較青睞這款產品。同時,可以用在健身房等地方的隔音毯、減震墊等商品最近的銷量也是非常不錯。
目前,韓國的建材、建筑行業也開始挖掘降噪商機。有的建材企業推出帶有消音功能的地板,使用隔音材料并增加地板的厚度。韓國多家大型建筑企業今年設立了樓層間噪音研究機構,分析噪音的成因并研發新的施工工藝。為了更長遠地解決樓層間噪音污染問題,韓國國土交通部還決定從明年起對新建樓房的樓板進行加厚,同時把樓層間噪音的測定工作由竣工前改為竣工后。同時,圍繞如何進行科學測定及如何科學施工,韓國有關方面正在與學界、企業界持續交換意見,爭取盡快出臺相關標準。
隨著城鄉工業和交通以及人口的劇增,各種噪聲充斥我們周遭的環境,特別是在城市中,由于場地限制,不少住宅樓建筑在鬧市區或廠區附近。嘈雜的人聲、汽車的轟鳴聲和機器的震動,毫不留情闖進了我們的居室,使我們失去了以往的安寧的休息環境。噪音成為污染人類社會環境的公害之一,成為與空氣污染、水污染并列的三大污染源。
就一般人而言,人體對噪聲的承受能力大約為50分貝。噪音聲壓增大,對人體危害程度會相應加劇,輕者使人心情煩躁,影響人的工作情緒,降低勞動效率;重者造成聽覺疲勞甚至受到嚴重損害。調查材料表明,一些城市居民的聽覺比農村居民的聽覺反應已不同程度地降低。由于長期受噪怕強烈襲擾,許多成年人精神緊張、頭暈目眩、心悸心慌,導致手腳顫動、動作失調、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孕婦和兒童受害更為嚴重。而且,長期受到噪聲襲擾會導致居室建筑本身出現墻壁裂紋、灰頂下落及室內設備壽命縮短等現象。
目前,正升的降噪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成都地鐵,占有率達 50%。而在全國地鐵消聲器設備中,占有率也達到了25%。世界最大的古泉換流站、青藏高原上的拉薩換流站、成都第二繞城高速等項目也都有正升產品的身影。
不論是《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或者《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國綠色建筑的中短期目標都以提升新建建筑的綠色比例為著力點,這符合當前中國快速城鎮化階段的特征以及綠色建筑市場初級階段的現狀。在400億平方米的存量建筑中,99%并未擁有綠色建筑認證,其中少部分可能已經實際達到綠色建筑的要求,且這一規模還在以每年十億平方米以上的速度增長。天量的既有建筑意味著建筑節能減排在中國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潛力。
2016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發布了《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以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的要求,有效提升我國城市的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統籌協調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相關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普遍實現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指標納入城鄉規劃體系、建設標準和產業發展規劃,建設30個適應氣候變化試點城市,典型城市適應氣候變化治理水平顯著提高,綠色建筑推廣比例達到50%。到2030年,適應氣候變化科學知識廣泛普及,城市應對內澇、干旱缺水、高溫熱浪、強風、冰凍災害等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全面提升。在綠色發展已經寫進中國國策的大背景下,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突出財政資金支持重點,而綠色建筑等環保產業也進入政策紅利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舒適度的要求提高、對噪音防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隔音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有力地促進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全國隔熱隔音材料工業銷售總產值將不斷增長。
欲了解關于中國隔熱隔音材料制造行業具體詳情可以搜索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隔熱隔音材料制造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廣東特菱節能空調設備有限公司(簡稱特菱空調)是一家專業從事中央空調節能產品開發和生產企業,特菱產品中央空調設備、各類冷卻塔及冷卻塔降噪工程。
文章來源: 疫情之下噪音污染導致降噪商品銷量暴增 http://www.centcoin.net/news/271.html
文章關鍵詞: